工伤不续签劳动合同单位要承担什么责任
景宁法律咨询
2025-04-25
1.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内,单位不能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。
2.伤残等级1至6级的工伤职工,单位不可主动终止劳动合同。
3.伤残等级7至10级的,劳动合同期满单位不续签,要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,标准由省级政府定;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,满一年给一个月工资,超六个月不满一年按一年算,不满六个月给半个月工资。
4.单位要协助工伤职工从工伤保险基金领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结论:
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内单位不得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。1至6级伤残单位不得主动终止合同;7至10级伤残劳动合同期满单位不续签,要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、经济补偿,并协助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。
法律解析:
依据《工伤保险条例》及相关法律规定,为保障工伤职工权益,停工留薪期内单位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受法律保护,单位不得随意解除或终止。对于1至6级伤残的工伤职工,因其劳动能力受损严重,单位主动终止劳动合同不利于职工后续生活保障,所以法律禁止这种行为。而7至10级伤残的工伤职工,劳动合同期满单位不续签时,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是为了帮助职工重新就业,其标准由省级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定。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,能对职工因失去工作产生的损失进行一定弥补。协助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则保障了职工后续的医疗费用。如果遇到工伤后劳动关系处理的相关问题,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,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1.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,单位不能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,这是对工伤职工权益的重要保障。对于1至6级伤残的工伤职工,单位不得主动终止劳动合同,体现了法律对这类职工就业稳定性的重视。
2.7至10级伤残的工伤职工,劳动合同期满单位不续签时,需承担多项责任。一是要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,具体标准由省级政府规定,这能帮助职工在再就业过渡阶段有一定经济支持。二是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,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,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算,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,保障职工因单位不续签所受损失得到一定弥补。三是协助工伤职工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,以减轻职工后续医疗费用压力。
3.建议单位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,在处理工伤职工劳动关系时,做好各项补偿和协助工作,避免因违法操作引发法律纠纷。工伤职工也要了解自身权益,在权益受损时及时维权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法律分析:
(1)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,其权益受到法律保护,单位不能随意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,这保障了职工在治疗和康复期间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需求。
(2)对于伤残等级为1至6级的工伤职工,单位不得主动终止劳动合同,这体现了法律对这类严重工伤职工的特殊保护,使其能持续获得单位的相应待遇。
(3)伤残等级为7至10级的工伤职工,劳动合同期满单位不续签时,需承担多项责任。一是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,具体标准按省级政府规定执行;二是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,遵循相应的计算规则;三是协助职工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。
提醒:
工伤职工应了解自身权益,单位要依法履行责任。不同地区规定有差异,建议咨询以确定具体权益和义务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(一)对于单位而言,要严格遵守规定,在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内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。若职工伤残等级为1至6级,不主动终止劳动合同。
(二)当工伤职工伤残等级为7至10级且劳动合同期满不续签时,单位要按省级政府规定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。
(三)按照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,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,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算,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。
(四)协助工伤职工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。
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》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,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。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,按一年计算;不满六个月的,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。
2.伤残等级1至6级的工伤职工,单位不可主动终止劳动合同。
3.伤残等级7至10级的,劳动合同期满单位不续签,要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,标准由省级政府定;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,满一年给一个月工资,超六个月不满一年按一年算,不满六个月给半个月工资。
4.单位要协助工伤职工从工伤保险基金领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结论:
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内单位不得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。1至6级伤残单位不得主动终止合同;7至10级伤残劳动合同期满单位不续签,要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、经济补偿,并协助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。
法律解析:
依据《工伤保险条例》及相关法律规定,为保障工伤职工权益,停工留薪期内单位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受法律保护,单位不得随意解除或终止。对于1至6级伤残的工伤职工,因其劳动能力受损严重,单位主动终止劳动合同不利于职工后续生活保障,所以法律禁止这种行为。而7至10级伤残的工伤职工,劳动合同期满单位不续签时,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是为了帮助职工重新就业,其标准由省级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定。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,能对职工因失去工作产生的损失进行一定弥补。协助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则保障了职工后续的医疗费用。如果遇到工伤后劳动关系处理的相关问题,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,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1.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,单位不能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,这是对工伤职工权益的重要保障。对于1至6级伤残的工伤职工,单位不得主动终止劳动合同,体现了法律对这类职工就业稳定性的重视。
2.7至10级伤残的工伤职工,劳动合同期满单位不续签时,需承担多项责任。一是要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,具体标准由省级政府规定,这能帮助职工在再就业过渡阶段有一定经济支持。二是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,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,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算,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,保障职工因单位不续签所受损失得到一定弥补。三是协助工伤职工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,以减轻职工后续医疗费用压力。
3.建议单位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,在处理工伤职工劳动关系时,做好各项补偿和协助工作,避免因违法操作引发法律纠纷。工伤职工也要了解自身权益,在权益受损时及时维权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法律分析:
(1)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,其权益受到法律保护,单位不能随意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,这保障了职工在治疗和康复期间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需求。
(2)对于伤残等级为1至6级的工伤职工,单位不得主动终止劳动合同,这体现了法律对这类严重工伤职工的特殊保护,使其能持续获得单位的相应待遇。
(3)伤残等级为7至10级的工伤职工,劳动合同期满单位不续签时,需承担多项责任。一是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,具体标准按省级政府规定执行;二是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,遵循相应的计算规则;三是协助职工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。
提醒:
工伤职工应了解自身权益,单位要依法履行责任。不同地区规定有差异,建议咨询以确定具体权益和义务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(一)对于单位而言,要严格遵守规定,在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内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。若职工伤残等级为1至6级,不主动终止劳动合同。
(二)当工伤职工伤残等级为7至10级且劳动合同期满不续签时,单位要按省级政府规定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。
(三)按照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,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,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算,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。
(四)协助工伤职工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。
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》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,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。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,按一年计算;不满六个月的,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。
上一篇:辞退合同违约金赔偿标准规定多少
下一篇:暂无 了